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10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会,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协商议政。
省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博物馆馆长赵屹介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居全国第二位)。
赵屹建议,转变创新视角,重建文化叙事。打造“山东新非遗”形象的全国标志性品牌或杰出作品,由创意艺术和文化架构引领非遗全面突围。
在实施策略上,可由政府相关部门以文化产业创新专项的名义,招标委托第三方平台牵头,选取山东省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作为试点,组建由国内外著名设计团队、山东省在地艺术创意人才和非遗传承人三方构成的项目团队,相互合作、共同创意,助推山东省非遗由传统手艺走向与科技革命、时代文化、国际传播、时尚美学的主动融合。同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拓展非遗系列化数字产品多元开发的新业态,让标志性品牌发挥旗舰效应。
以文化IP为核心,整合建构生活美学新生态。聚焦山东省较成熟的非遗产业品牌,如曹县木艺、威海面饽饽、文登抽纱、临沂柳编、巨野工笔画等,战略谋划,科学规划,将非遗IP与乡村振兴、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节庆活动+非遗+空间营造+艺术创意”四位一体的生活美学品牌,追求特色化、艺术化、精品化、规范化。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