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10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东实践。聊城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发布会上,聊城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崔岩表示,近年来,聊城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顶层推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凝聚黄河和大运河文化、孔繁森精神等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多举措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今年是党中央号召向孔繁森同志学习30周年。聊城市充分发挥“繁森故里”地域文化优势,将弘扬孔繁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宣教工作格局,通过民族团结大讲堂、“运河大讲堂”、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广泛学习宣传,覆盖干部群众30余万人。依托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创新开展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五个一”工程,全国27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走进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感悟民族团结力量、接受精神洗礼。创排山东梆子现代戏《孔繁森》并进京汇演取得圆满成功。
聊城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深入开展孔繁森精神、黄河、大运河等相关专题的研究,连续两年承办“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性研讨会,形成100余项理论研究成果,为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发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和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研究领域优势,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打造并形成了“大运风华 美美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品牌,以文物为媒、以故事为桥,让“运河通南北·中华一家亲”的文化认同深入人心。
聊城以弘扬孔繁森精神为引领,深化与青海刚察、重庆彭水对接协作帮扶,累计实施援建项目249个,落实援助资金超7亿元;信发集团在广西、新疆投资1200亿元,带动11家关联企业投资兴业,促进当地各族群众1.5万人就业,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民品企业设立“红石榴基金”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每年从新疆、广西和云南采购松香等超过2.4万吨,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