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暖万家到“智”理城市:济南能源集团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壹现场 07:07 53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通讯员 任璐 潘国锋

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关键路径。近年来,济南能源集团深刻践行新发展理念,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贯彻落实“万物互联、过程上线,实时感知、运营可视,决策智能、管控精准,风险可预警、问题可追溯”数字化工作方针,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开启传统能源企业数字化革新,通过构建智慧供能体系、筑牢数字基座、创新虚拟技术、激活数据要素等方式,打造从“温暖万家”到“智”理城市的转型样板,探索出一条数字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智慧大脑

让温暖可知可感

秋日济南寒意渐浓,走进济南能源集团智慧供热调度中心,大屏幕上数百个光点明灭闪烁,实时勾勒出城市“热力脉搏”。这里是泉城的“智慧供热大脑”,正静候新一轮供暖季,以智能守护民生温度。“我们已实现从热源到用户末端的全程数字化调控,系统每隔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全网平衡分析。”智慧供热中心负责人介绍。

济南能源集团“智慧大脑”,以科技赋能守护民生温度。

近年来,济南能源集团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开启传统供热业务数字化革新,成功构建“热源、管网、换热站、楼宇、用户”五级智能调控体系,在国内率先实现“精准供热”。“智慧供热大脑系统”凭借实时感知与智能决策能力,推动供热从“老师傅凭经验”迈入“大数据说了算”的新阶段,荣获国家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等国内大奖,成为行业技术引领标杆。

这份“智慧”还延伸至用户服务“最后一公里”。24小时运转的客服中心内,AI客服从容处理多路来电。据了解,自2024年上线以来,覆盖41类场景的智慧客服系统已接听66.5万通电话,自主办理率达74.65%,服务响应效率比人工提升3倍,AI办理的用户满意度达98.6%。

数字基座

让安全可防可控

在民生服务领域之外,数字化转型力量也深入工程一线,筑牢城市能源建设安全防线。为助力全市项目提升、推动传统能源替代,集团先后建设“石热入济”“聊热入济”两大跨区域供热工程。面对管线绵长、路况复杂等挑战,数字化管理系统成为工程安全推进的“智能底座”。


集团依托自主研发的ERP系统,实现35个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汇聚海量数据,构建“全级次穿透式”监管体系。随着“安平台”“和工程”“非正式人员管理系统”等专业管理系统全面落地,每个施工环节清晰可见,各类危险作业实现全程线上办理、闭环管理。截至目前,系统已完成风险点辨识8865项,线上办理危险作业票14.3万项次,推动整体运营效率提升40%以上,以数字化赋能安全管理,“技防”措施更加完善。

燃气管网巡检现场同样科技感十足。无人机沿预设航线自主飞行,实时回传高清影像;搭载高精度传感器的检测车沿管线缓行,精准采集地下管网运行数据。这套“空中无人机巡检+地面检测车扫描”的“陆空联巡”新模式,已全面覆盖1.21万公里燃气管线,使第三方破坏事故同比大幅下降90%,泄漏处置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为城市能源输送筑牢安全防线。

虚拟技术

让能源可聚可调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传统能源企业的时代考题。光伏板、充电桩、商业楼宇等分散能源单元,如何汇聚成支撑电网稳定运行的可靠力量?济南能源集团给出的答案是“看不见的电力管家”——虚拟电厂。

2024年,济南能源集团“聚合式”虚拟电厂完成注册并上线运行,成为山东省首批获颁虚拟电厂交易运营许可的单位,目前已成功实现“储、调”联合运行。虚拟电厂虽“无形”,却扮演着电力系统“智能管家”的角色,通过数字化手段汇聚各类分散、可调节的电源和负荷,实现统一调度管理,达成电力用户与电网的双赢。

近年来,济南能源集团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支撑,积极引入光伏、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及蓄冷蓄热技术,通过互联网、云平台、智能定位等技术与建筑末端调控系统深度融合,研发“源—网—站—户”多环联动的智慧运维系统调试技术,为城市建筑能效提升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未来场景

让城市可塑可感

按照数字济南建设“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领”的部署要求,济南能源集团放眼未来,牵头组建济南大数据集团,建成全市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并率先完成热网监测数据加工、资产梳理等工作,实现供热管网GIS系统数据入表,成为济南市属企业及省内能源企业首单数据资产入表实践案例。

在数据要素领域,集团按照“顶层设计、层层分级、细化分解、标准统一”数据治理原则,制定元数据标准1.7万余条、参考数据标准19万余条,扎实开展数据清洗工作,保证上游数据分析稳定、准确。持续强化“数算法”全要素融合调度体系,调度算力达195POPS,汇聚数据资源超150亿条。同时,建成数字济南体验馆,通过可见、可感、可互动的方式呈现数字济南建设成果,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城市数字化展示窗口。

在集团所属神思电子公司的全息数据指挥舱内,首创的全息数据超融合计算平台正精密运转。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如同城市的“数字孪生中枢”,大屏幕上热力、气象、交通、地理信息等多维数据流动态融合,已深度应用于城市治理、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多个关键场景。

基于此平台孵化的“绿波引擎”,能动态调节信号灯为应急车辆规划最优路径;AI搭载无人机化身“智慧哨兵”,可实时监测火点为森林防灭火提供支撑;在今年汛期,该平台还成功预测多个低洼片区积水风险,为提前调度资源布防奠定基础。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为。下一步,济南能源集团将继续践行“为生态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企业使命,加快构建更智能、绿色、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大数据与城市运行深度融合,让数字动能持续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数智济南”建设贡献更多能源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李梦瑶

李梦瑶

风雨兼程,笔尖即担当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