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召开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 10:15

10月21日,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以“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为主题,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举办。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海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金征宇;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必昌;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英坤出席会议。李金祥、张海波、陈必昌讲话,朱英坤主持。

李金祥指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盐碱地科技领域带头人”作用,集聚全国顶尖人才团队,搭建了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为全国盐碱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要持续强化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家队地位,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推动产业链向后端延伸,充分发挥枢纽作用、示范效应,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盐碱地集聚,构建上下联动、区域协同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新格局。

张海波强调,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以粮食单产提升为核心,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发力的“1+4”农业生产体系,推动“齐鲁粮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下一步,将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加快健全完善科研创新、产业发展、人才服务体系,聚力打造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最顶尖的高能级战略科创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陈必昌表示,近年来,全市上下聚力建设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力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拓展新增耕地渠道、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下一步,将持续加强与院士专家、科研团队以及创新企业合作,强化盐碱地协同创新研究,加快推进盐碱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智慧力量。

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徐轶,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现武,山东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向东,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讲话。

会上,发布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中国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院员景蕊莲,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凤忠作了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成果巡展和实地调研等活动。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院所负责同志,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市和黄三角农高区等有关领导同志参加。(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责任编辑:王明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