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等,你慢慢来”

人民网-人民日报 昨天05:52

  这几天,一则视频温暖全网。镜头里,一位拎着布包、提着菜桶的老奶奶正步履蹒跚地走向公交站台。

  在她身后,一辆244路公交车以近乎步行的速度行驶,老奶奶赶到站台,车辆也“恰好”到达。老奶奶扶着栏杆上了车,直到她坐稳,公交车才重新起步。

  这暖心一幕发生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的道路上,恰巧被公交车后的私家车车主陆先生一家随手拍到。“本来跟着公交正常走,突然发现它慢下来了,一看才知道是在等老人。”陆先生的妻子当时便用手机记录下来,“降温天看到这个场景,心里一下子就热乎了。”

  得知自己成了全网寻找的暖心司机,金利军有些意外。

  51岁的金师傅是余新镇人,自2014年入职以来,就一直驾驶244路公交车,对这条线路再熟悉不过。“沿线的乘客我都熟,知道哪位老人爱坐前排、哪个学生放学要赶下午4点那班车。”他说。

  金利军说,视频中的老奶奶经常带着自己种的菜坐公交车,久而久之他就记住了。老奶奶要是错过了这班车,就得再等40多分钟。“我当时想的是:我慢慢等,你慢慢来。”金利军说,“那天车上有不少乘客。但不是高峰时段,我就跟大家说,耐心等一下,有老人要上车。大家都理解。”事实上,这样的等待早已形成默契。在嘉兴,公交车不仅是“到点就走”的交通工具,也是“等人坐稳”的服务窗口。

  “对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乘客,公司要求驾驶员要做到减速、等待、关照。”金利军所在的嘉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四分公司一车队值班长戴宏说。

  “适当等待”被明确写入嘉兴公交的服务规范。“这个‘适当’很讲究工作方法。”戴宏说,“我们要求司机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观察站旁行人是否要乘车、是否在努力赶车,同时要兼顾车上其他乘客的权益。”为此,大家总结出“三看”原则:看年龄、看物品、看步态。金利军把这些标准融入日常服务,既不让赶车人失望,也不让乘车人久等。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3日 14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