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菏泽 | 菏泽密集“赶考”,慢不得的发展紧迫感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9-07

01

最近,菏泽很忙。

迎来洛阳、徐州,赶赴开封、枣庄。

图源:菏泽日报

9月5日,菏泽市党政考察团到开封考察调研。紧接着,又在9月7日,赶赴枣庄考察调研。

我看了下考察团的名单。

从市委书记、市长,再到各区县党政主官。可以说,菏泽的领头雁方阵集体出动了。

高规格的考察团,密集的行程安排。

这背后是菏泽慢不得的发展紧迫感。

02

无论迎进来,还是走出去,都是对菏泽的一次考试。

先说迎接兄弟城市考察。

我们要掂量,菏泽能给人家看什么?我们有多少值得看的项目?我们有多少值得推广的治理经验?

如果菏泽一直处于垫底阶段,没有东西拿出手,这做主人的就会很窘迫。

如今,菏泽从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位次与体量的跃升,都给了我们待客的底气。

再说外出考察学习,也是一次重要的考试。

到了兄弟城市,我们要有识货的慧眼。我们要有水平,看得懂兄弟城市的产业布局。我们要有雄心,善于学习勇于超越。

一来一往,不是陪着走走逛逛那么简单。这是一场严肃的考试,要拿好成绩。

03

菏泽,做了充足的准备。

作为同省兄弟城市,枣庄近年来发力新能源产业,闯出一条新路。它从一个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转身成为“中国北方锂电之都”。

图源:山东新闻联播

数据很耀眼。

今年上半年,枣庄纳入新能源及锂电产业链企业106家实现营收170.21亿元,同比增长33.42%,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上半年,枣庄1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有15项居全省前10位,其中11项指标居全省前5位,7项指标居全省前3位,2项指标居全省首位。

枣庄的做法,是摆在菏泽面前的一本参考书。

其一,布局早。

它是全国较早发展锂电产业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其二,力度大。

枣庄除了制定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还出台了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组建了锂电产业联盟和全国第一家锂电产业工会,设立了总规模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

其三,服务优。

比如,制定工程建设项目“一张表单”申报材料清单,将项目全流程申报材料由500余件压减至201件。比如,创新推行“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延时服务,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在午休时段、双休日、节假日常态化开放等等。

菏泽此次枣庄行,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取经:

考察调研枣庄市在推进锂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两市相关领域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菏泽在8月底刚刚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

全市新能源产业链长制推进会提出,要打造具有菏泽特色的新能源高质量产业生态体系。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产业链提升开展精准招商,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菏泽带着诚心去,一定能找到产业协作点。

菏泽、枣庄,共谋新路。

04

一个经典的产业布局案例,是江苏昆山创造的。

据说,20多年前,昆山人看到了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前景。于是,他们就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了,然后对着电脑零部件一件件检查。哪个零部件昆山还不能生产,那么招商就去招有生产能力的厂家。

这一番苦功之后,昆山就实现了笔记本电脑生产的产业链条布局。

这也是菏泽正在走的路。

市委书记张伦说,要树牢产业链思维、专业化思维,变被动招商、盲目招商为主动招商、精准招商。努力形成“引进一个重点项目、壮大一个优势产业、催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集群发展效应。

从此轮城市互动的新闻报道里,我们也能看到,如何加密协作,延伸产业链条,是非常亮眼的主线。

05

越是行至中场,越要敢拼敢闯。

这一圈走下来,感受很深。

无论洛阳、徐州,还是开封、枣庄,包括我们菏泽自己,都曾处于低谷,但没有一个躺平的。

这一圈,也是信心之旅。

实干才有出路,每个城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传统资源枯竭,不要坐等转机出现,要主动求索。

今天的菏泽,如同船到中流,正是浪急风大之时,更需要奋力向前拼搏。

菏泽,一定会交出一份出色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来源: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  

责任编辑:尹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