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一粒药“链”出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16

记者 李楠楠

一粒药“链”出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赛道崛起“烟台力量”。

1月13日,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烟台将加速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城,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重点领域,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加快发展,挺起烟台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产业脊梁。

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了参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链式思维”催生“创新好药”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变化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等,全球医疗需求持续增加,生物医药已成为当前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发、生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形成的重要产业,推动其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烟台市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培育的产业链之一,以产业链链长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产业垂直生态体系日臻完善,产业园区集中集约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性提升,政策资金服务保障有力,正在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崛起国际生命科学城。

得益于“链式思维”,“创新好药 烟台制造”在全国越来越响亮。1月13日,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烟台市市长郑德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蓝色药谷生命岛90万平方米建筑全部封顶,绿叶制药“利培酮”在美国上市。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新药创制省实验室完成3个一类新药成果转化。

2024年烟台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传承实业报国之志,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抢先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形成“一区四城”发展格局。其中就包括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城,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重点领域,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加快发展,挺起烟台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产业脊梁。

报告进一步提到,要开辟产业制胜新赛道。聚焦重大技术突破和前沿成果应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医药产业,全面投用蓝色药谷生命岛,启动自主知识产权医用电子加速器建设,建成细胞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国药医药、IVD、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建设,落地生产石药百克一类新药“津立泰”,推动荣昌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投产。

牟平打造生命科学创新引领核心区

当前,烟台积极构建“1+3+X”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产业垂直生态体系。“1”,就是以牟平区、高新区为主体,规划建设东部生命科学创新引领核心区。核心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布局14个产业园,其中3个研发创新区、4个生物医药产业园、5个先进制造产业园、2个商贸物流园。

“生物医药作为牟平区全力培育的两个千亿级产业之一,是牟平的未来和希望,是全区工作的重点板块。”烟台市人大代表、牟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剑说,蓝色药谷·生命岛作为全市发展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主阵地,目前86栋单体、90万平方米全部主体封顶,一期达到竣工验收条件,二期单体正在进行外立面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施工。园区注册企业达到90余户,签约落地东诚药业、佰鸿未来集团、埃格林等产业项目40个,厂房出租率达到近50%,蓝纳成创新药、欣科思达、佰鸿干细胞等6个项目入园启动装修。

李剑说,超级工厂高铁园区,已编制完成整体方案设计及业态策划并通过专家论证。石药百克“长效蛋白药物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被纳入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国家一类新药“津立泰”有望2024年实现上市投产,TG103项目完成二期临床试验,已确定三期临床试验;丰金生物制药组织开展新药及仿制药项目评价40余项,已有19项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与吴炯院士共建“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并顺利开展科研相关工作;丰金医美项目,18栋单体完成主体封顶,现有在研医美新品10余项,获批授权专利5项。

“2024年将打造生命科学创新引领核心区。”李剑说,牟平区将狠抓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狠抓项目招引狠抓创新研发。生命岛园区建成投用,加快推进蓝纳成、欣科思达、佰鸿干细胞等入园项目尽快投产,推动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主导产业集聚成群。紧盯包含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在内的“7+2”产业细分领域,依托市级生物医药母基金,更好发挥德福资本三期、蓝色药谷产业发展等基金作用,用足用好用活全市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会议及省市政策支持,主动走出去集中推介、以商招商,集中精力、整合力量,力争2024年新签约项目20个,生命岛总出租率达到60%以上。以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为核心引领,加快在研新药及仿制药项目研究进程,推动更多项目进入临床研究,更多科研成果实现落地转化;与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国丰集团、生物医药集团、东诚药业一道,加快推进医用同位素生产用高功率电子加速器、细胞产品中试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合成生物学中试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中检院食化所特医食品平台等平台载体,加速构建区域性创新研发体系。

“面对牟平区政府全力培育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机遇,我们丰金集团也在全力加速推进我们的医药产业建设,从大窑园区的生物药、化学药及美业科技项目,到武宁园区的原料药项目,让我们丰金医药板块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集群。”烟台市人大代表、丰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才说,“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我们有信心为牟平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为牟平重返烟台第一方阵贡献我们丰金的力量。”

建议组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

统计数据显示,烟台拥有医药产业规上企业147家。创新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重点在研创新药械产品52种,其中有一类新药20种,在重组蛋白和抗体药物等生物制品领域的研发制备综合实力居国内前列。全市生物医药企业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专项20余项。

生物医药产业链具有链条长、领域多、分工细、专业性强、开发周期长等特点。“建议以生物医药重点产品产业化为导向,整合科技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医院等上下游产业链载体,组建具备跨组织、任务型、体系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从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烟台市政协委员、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华说,“成立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有利于加强产业链条企业的联系和互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联合融资的能力,对打造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良好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以产业链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中心,联合其他相关企业,汇聚技术、资本、人才资源,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畅通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资源流动,打造区域产业链闭环。”姜华说,“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联合体办公室的作用,定期组织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涉及的院所、机构、科技中介、园区、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辖区内创新科技项目的转化和产业化。”

姜华委员建议成立“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得到与会委员们的广泛认同。烟台市政协委员、山东国和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言奎最为关心的也是生物医药产业链方面的发展,他带来了关于“聚力实现烟台特医食品产业零的突破”的提案,建议从政府到科研机构,从高校到企业,政策赋能,要素汇集,上下同心,链式运作,建立政府搭台、科研机构参与、企业共享的特医食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烟台特医食品产业尽快破题、突围,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增添新动能。

代表委员热议不断······创新驱动,点燃烟台的“创新引擎”。未来,烟台将依托“链长制”,大胆创新实践,叫响“创新好药、烟台制造”品牌,致力打造全链条要素融合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努力打造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城市,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责任编辑:周宣刚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