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启动,记者跟随媒体采访团,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深入探访沧州公交创新发展成果,见证狮城人享其行的美好图景。
一线路一特色 主题公交展人文风韵
“敬老爱老”主题公交车进一步提升适老化出行服务水平,“古韵沧州 特色之旅”主题公交车充分展示沧州特色风土人情,“夜享狮城”夜光巴士及“大运河”主题公交车促进交旅融合发展,“520路与爱同行”主题公交车营造关爱公交驾驶员的良好氛围……在沧州,一辆辆美观、整洁、舒适的主题公交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为乘客带来愉悦、美好的出行体验。
“在全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沧州着力打造高品质、多元化城市公共交通模式,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汪天涌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说。
沧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沧州公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林介绍,近年来,沧州公交按照“一线路一特色”理念,打造了21种主题公交车,利用公交车流动性强、覆盖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在公交车身、车内挡板、座椅后背张贴海报和车厢广播等方式对21种主题进行多维度宣传,将车厢打造成传播文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流动课堂。
沧州公交1路开通于1969年,是沧州市最早开通的公交线路之一,日常客流量较大。结合1路公交车型、乘客群体特点,沧州公交打造了“敬老爱老专线”,车前张贴醒目的红色专线标识。走进车厢,记者看到车内展板、灯箱贴有敬老爱老标语,车内配备便民箱、老年人关爱手册、披肩等物品。
“敬老爱老专线”车长乔海洋介绍,该线路车辆均为一级踏步、低入口车型,方便老年人上下车,后门还设置了供轮椅上下的踏板,车内有轮椅安全停放区域,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乘客出行需求。“在近期新购置的新能源公交车中,沧州公交加大对低地板及低入口车型的采购比例。”沧州公交总工程师吕国良说。
在“大运河”主题文化车厢内,清风楼、朗吟楼、南川楼等一帧帧“大运河景观图”定格在公交车上。近年来,沧州市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沧州公交依托公交车宣传功能,打造“大运河”主题文化车厢,在车身、车厢内张贴大运河文化遗产知识海报,将大运河沧州沿线的风土人情更加直观地展现在乘客面前。
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周钧平表示,交通运输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沧州市在打造园博园、大运河景观带、沧州坊等文旅项目前期,充分考虑公交线网布局,发挥公交线路穿针引线作用。“沧州公交也积极助力沧州文旅发展,开通公交专线、打造仿古站台,实现3A景点公交线路全覆盖,打通游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周钧平说。
百米换乘高铁 出行便捷服务贴心
“高铁出站后步行几十米就能坐上公交车,无缝衔接,一点时间都不浪费,而且去往市区各个方向的公交车都有。”在沧州市高铁西站公交枢纽站,记者遇到了刚旅游回来的乘客崔晓林。
沧州公交副总经理贾树东告诉记者,高铁西站公交枢纽站是沧州市一级综合性客运枢纽,与高铁、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及社会车辆等有效衔接。该枢纽站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共运营13条公交线路,站内设有8台充电桩、3座乘候车棚和8个候车区。场站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减少乘客与车辆交叉,确保乘客安全。高铁西站公交枢纽站距离高铁站售票厅和出站口距离不到百米,有效缩短乘客在公交与高铁之间的换乘时间。
沧州高铁西站公交枢纽站调度室同时也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内部配备轮椅、雨伞、针线、热水等便民用品,并设置母婴室,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2022年10月,该枢纽站组建高铁服务班,提供失物招领、指路答疑、引导帮扶、兑换零钱等服务,年服务乘客1.5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7400小时。调度室内还设有车长休息区,公交车长在趟次区间可短暂休息,有效缓解疲劳,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趟公交运营工作中。
从高铁西站公交枢纽站出发,记者跟随媒体采访团乘坐了16路巾帼文明专线。车长胡美玲介绍,16路连接了沧州火车站与沧州高铁西站,途经市图书馆、市博物馆,以及多所学校和多个旅游景点,是一条热门公交线路。“今年6月,16路更换为氢能源公交车,一级踏步入口让乘客乘车更加便利。”胡美玲说,车内还安装了空气净化器、下车提醒按键和车长语音通话器、USB充电接口等设施,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
在16路公交车上,媒体采访团遇到一位带孩子的女乘客张君,她住在16路沿线,几乎每天上下班都乘坐16路公交车,节假日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商场也不例外。“16路公交车司机大部分都是女性,她们服务态度特别好,我带孩子坐车,一上车司机就叮嘱我要看护好孩子。有时候她们还在车厢里做些小活动,坐公交车变得有意思多了。”说话间,跟车志愿者就组织起抽盲盒活动,不少乘客抽到冰箱贴、书签等文创产品,车内瞬间一片欢声笑语。
社区食堂便民 打造“车轮上的生活圈”
刚过12时,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沧州市天成社区外的和美居城市食堂,一层餐厅已坐满食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洪林告诉记者,就在7月26日,沧州公交开办的社区食堂——和美居城市食堂正式营业,每天都是爆满状态。“其中一部分顾客是沧州公交的老乘客,他们一听说是公交公司办的食堂,就纷纷前来品尝。”王洪林说,老百姓的信赖,是公交从业者最大的价值所在。
沧州公交多元发展部经理张斌雅介绍,社区食堂是沧州公交多元化发展的经营项目之一,每天能够保证550名公交车长午餐配送,同时服务周边社区、学校、培训机构及写字楼等流动人群就餐。该食堂收费标准为成年人15元一位,60岁以上老年人10元一位。“开业至今,每天中午食堂一层能接待约100名食客。”张斌雅表示,未来积累经验后,沧州公交还将陆续开办社区食堂。
“天成社区老年人和小孩占比较大,最近天气高温闷热,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出门买菜做饭,加上暑期很多家长没时间给孩子做饭,社区食堂正好解决了‘一老一小’的用餐问题。”沧州市天成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卷说,社区食堂不仅给周边老百姓带来实惠和便利,也帮助社区完善了服务功能。
采访期间,我们遇到了刚刚吃完饭准备回家的天成社区居民张连升,他对社区食堂赞不绝口,并介绍了不少朋友过来吃饭。“菜品种类丰富、干净卫生,而且还是自助的方式,十几块钱就能够吃饱吃好,希望社区和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把城市食堂在全市推广开来。”张连升说。
近年来,沧州公交坚持“公益性+市场化”发展,依托公交品牌优势,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打造“车轮上的生活圈”。王洪林介绍,沧州公交集中整合场站、人员、管理等资源,逐步形成涵盖维修检测、新能源充电、出租旅游、广告经营、婚车定制、商超等十余种业务的“公交+”特色产业链集群,多元化经营成果显著。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