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节气——白露|滨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于得海

滨州市中医医院 2024-09-06 1341

白露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时令。“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节气后,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此时白日尚热,夜间温度骤降,稍微不慎,夜间易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而诱发疾病。白露也是典型的秋季气候,天气干燥,燥易伤肺。因此,时令养生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中医专家的建议。

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 于得海

白露节气的由来: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节气天气渐凉,阳收阴长,是顺应自然变化、调整身体状态的重要时期。

白露节气中医养生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养阴润肺,预防秋燥

白露时节,秋风起燥邪生,人体易感秋燥之邪,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涩等症状。中医养生强调“秋冬养阴”,应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梨、蜂蜜等,以滋养肺阴、润燥生津。

2. 防寒保暖,护养阳气

虽然白露后白天气温仍可能较高,但早晚气温明显降低,需要适时增减衣物,以防寒邪入侵,损伤阳气。特别是注意保护腹部、背部及脚部,避免受凉引发感冒、腹泻等疾病。

3. 调和情志,安神定志

秋季万物萧瑟,易引人伤感,情绪波动大。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相应,悲伤肺,故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悲伤忧虑。可通过读书、作画、散步、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安神定志。

4.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白露时节,天气宜人,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是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耗伤阳气。

听了专家的讲解,我们了解到白露节气养生要注意保暖,注重滋阴、润肺。俗话说:“白露身不露”,白露过后,不宜再穿少衣服,这样容易受凉,轻则感冒,重则易患肺疾,应适当添衣,避免受凉。好的,让我们中医养生保健康。

责任编辑:董丽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