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翔
5月27日,执法为民护卫健康——枣庄市“卫生监督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枣庄市会展中心召开。据介绍,枣庄市聚焦群众关切的健康安全问题,强化跨部门执法联动、创新信用监管机制、深化法治医院建设,持续完善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卫生健康监督体系,切实将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力度”转化为保障群众健康的“温度”。
发布会上,枣庄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雷作新闻发布。杨雷介绍,枣庄市强化监督执法,密切协同联动。立足群众健康需求,通过“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联动高效化”三轮驱动,全面提升监督执法效能,净化卫生健康系统环境。推动疾控机构与监督机构深度整合,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科学配置执法力量,推动非技术岗位参与一线执法。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案卷评查及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与实践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医疗美容、血液透析、卫生用品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以“零容忍”严打违法行为,推动医疗服务质量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我市2件案例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5件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启动医疗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医保、公安、网信等部门,建立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会商机制,实现线索联处、行刑衔接、结果共享,同步建立典型案例通报制度,有效增强多部门联合执法震慑力。
杨雷说,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和医疗机构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将卫生信用信息融入地方信用体系,加强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等数据融合对接,将具体信息推送相关部门,并在市卫生健康委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对辖区信用主体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将公立医院、医疗美容机构、重点公共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等信用主体融入信用管理体系,按业务领域制定的相关管理规定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了管理对象的全覆盖。严格落实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信用等级高的主体在项目申报、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失信主体,联合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医保等多部门实施限制准入、重点监管等惩戒措施。同时,建立信用修复帮扶机制,指导失信主体完成整改,通过信用修复重塑市场信心,形成奖惩分明、宽严相济的信用监管生态。
实现全市公立医院依法执业管理机构全覆盖,构建“内部公职律师为主、外部法律顾问为辅”的双重法律保障体系,确保法治工作负责人全面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系统建立学法述法、依法决策、法治监督等8项制度,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机制转型。我市各级医疗机构配备专职法务人员17名,7家医院获评省级法治建设优秀等次,卫生健康类行政处罚数量逐年下降,实现“违法风险前置防控、法律纠纷院内化解”的法治治理新格局。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