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通讯员 刘婧 高德立
“旧鞋子是什么垃圾?”“骨头为什么是干垃圾?”“陶瓷盆我知道,因为陶瓷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是干垃圾!”……在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和热烈的讨论声中,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越来越熟练,低碳环保的种子也在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升社区青少年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近日,济宁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广安家园社区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 来自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化身“环保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具体标准和要求。小朋友们听得聚精会神,在随后的互动提问环节,纷纷踊跃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垃圾分类问题。知识抢答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面对屏幕上快速切换的各类垃圾图片,小朋友们反应敏捷,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分类判断,扎实的知识储备赢得了阵阵掌声。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垃圾分类大闯关”游戏环节。小朋友们有序排队,化身“分类小卫士”,通过掷骰子前进、回答垃圾分类问题、模拟分类投放等趣味关卡,在寓教于乐中巩固所学知识。游戏中,孩子们手持大骰子奋力一掷,根据点数快速移动到对应位置,准确回答点所指的垃圾分类问题,并完成模拟投放。整个环节充满了欢声笑语,小朋友们不仅加深了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标准的理解,更真切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的乐趣和成就感。
活动尾声,小朋友们纷纷分享学习心得:“垃圾不分类投放,不但会污染环境,也会浪费资源。今天学了垃圾分类,我以后再也不会搞错垃圾桶了!”“我要回家教爸爸妈妈一起分!”稚嫩的话语中流露出满满的收获和践行环保的决心。
此次联合宣传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提升了社区青少年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植于孩子们心中。济宁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更多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共同为建设美丽、整洁、文明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