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作为一名深扎沂蒙的作家,我深感荣幸能在此分享临沂文学工作者以笔为犁、以心为种,深耕沂蒙精神沃土的实践与思考。”6月23日,山东省作协主席团委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岚在采访中表示,沂蒙的山川河流不仅塑造了筋骨,更熔铸了灵魂——那种“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基因,早已成为融入血脉的文化密码,穿越烽火岁月,在新时代依然迸发着磅礴的生命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临沂市以文学之名启动“沂蒙精神代代传——长歌颂沂蒙”主题创作工程,这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这项活动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山东省作协、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文联统筹规划,临沂市作家协会(以下简称:临沂市作协)作为核心实施单位,目前,已全面展开系统性创作组织工作。
启动全国征文大赛。4月底,临沂市作协推出了“长歌颂沂蒙”主题征文大赛启事,全面征集红色革命历史题材、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反映新时代沂蒙变迁、发展成就和精神风貌中蕴含沂蒙精神的文学作品,截至6月20日,已收到各类投稿1700余篇。
邀请部分名家名篇参与。“这一部分我们分为单篇作品和作品集两部分邀请。”张岚介绍,6月13—16日,临沂市作协邀请了来自全国的名家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协原主席。连续获得全国第十五、十六、十攻届“五个一工程”长篇小说奖老藤,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得者王剑冰,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扬子江诗刊》主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获得者胡弦等20余人,走进沂蒙,走进华东野战军革命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刘晓莆、刘一梦纪念馆等,重温红色历史,了解沂蒙军民的奉献和牺牲,感受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参观了商城展览馆、智慧仓储物流园、新时代药业等,见证老区从“红色热土”到“商贸新城”的转型实践;在费县聆听沂蒙精神主题宣讲,感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内核。夜访灯火兰山,水韵琅琊时,感受沂蒙的历史与现代。
张岚表示,一路走来,作家们用“4个好”来表达内心的震撼:
一是经济发展得好。作家们说:看了那个大物流市场,多大的手笔啊!有这个高科技的企业,有新时代的药业,有新明辉,他是买全球卖全球。这是大的胸怀、大手笔,这都体现出一个地方领导抓经济的一种韬略,使一个人们印象中最贫困的地区一下子成了一个发展最热门的地区。二是沂蒙精神传承得好。沂蒙精神是临沂最响亮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临沂做到了代代相传,而且关键是有时代的体现。尤其是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在当下最鲜活的体现。
三是历史积淀好。从王羲之,到颜真卿……临沂注意这种历史积淀的挖掘。让历史积淀为当下的一公里建设服务、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非常好。比如《国秀琅琊》《灯火兰山》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新结合得好等等。
四是文学生态好。整个活动参与服务的全都是作家们组成的文学志愿服务队。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作家志愿者们都是从不同的地方赶来,热情大方、服务周到细致,沂蒙作家对文学的热爱、投稿令人感动——临沂的文学队伍培育得好。
在名家沂蒙行的同时,临沂市作协还同步举办了“名刊名编”进沂蒙活动。6月13日晚举办了“沂蒙精神代代传”—“长歌颂沂蒙”全国文学名家沂蒙行暨文学名刊名编交流座谈会,来自全市的作家代表50余人与名编名家们进行了深度交流。
此外,4月13日—14日,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许晨来临沂采风的同时,还走进金盾小学举行了一场“沂蒙文学大讲堂”公益讲座。近期,临沂市作协还将组织作家走进第34中,开展“沂蒙文学大讲堂”公益活动。
“这场文学行动的本质,是让历史的回响与当代的创作在沂蒙精神的维度上相遇。我们期待通过作家们的笔触,使那些沉睡在档案馆里的历史档案,那些镌刻在纪念碑上的英雄名字,重新化作可感可知、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张岚表示,“沂蒙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意义重大。市作协将精心组织好“长歌颂沂蒙”等主题活动,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沂蒙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