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农商银行:柜台前的银发守护者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6-25 1145

莒县农商银行寨里河支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老年客户群体需求,扎实推进适老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专业、耐心、温情的服务,搭建起跨越数字鸿沟的坚实桥梁,全力守护银发客户的金融世界。

聚焦老年客户需求,直面数字服务挑战。每日营业前,68岁的王奶奶总会拄着拐杖准时抵达营业大厅,其拐杖叩响大理石地面的声音,成为网点服务老年客户的独特前奏。在服务实践中,该支行深刻体会到老年客户在数字化金融服务中面临的困境。如面对自助终端设备,73岁的退伍老兵李爷爷从褪色布兜掏出存折,戴着老花镜反复核对转账金额的场景令人动容。那些支行工作人员习以为常的电子流程,对老年客户而言,恰似布满荆棘的复杂迷宫,亟需专业引导与帮助。

创新服务方式,助力跨越数字鸿沟。该支行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积极帮助老年客户掌握智能设备操作。在指导退休教师陈老师使用智慧柜员机时,从输入密码到查看流水,每个环节都进行细致讲解,陈老师认真记录操作步骤的态度,展现出其对掌握数字技能的强烈渴望。当他成功办理完业务后,感慨道:“谢谢你们,让我没有被时代落下。”此外,针对每月固定来取养老金的独居张阿姨,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其使用短信提示功能,赢得了客户“比谁都靠谱”的高度评价。这些服务实例充分证明,农商银行传递的不仅是操作技巧,更是跨越代际的信任。

优化服务设施,营造暖心服务环境。为切实提升老年客户服务体验,该支行从细节入手,完善服务设施。营业网点服务台常备老花镜、降压药、轮椅和便民雨伞等物品,构建起老年客户的“安心服务圈”。同时,针对老年客户业务办理高峰期,专门开辟专属绿色通道,安排专人陪同引导,将等待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陪伴。当李奶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首次独立完成手机银行缴费并露出欣慰笑容时,充分体现了农商银行适老化服务的显著成效。

深化情感联结,凝聚服务合力。在为老年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该支行收获了客户的信任与认可,形成了双向奔赴的温暖服务氛围。周阿姨等老年客户在办理业务时,常常分享年轻时的故事,为金融服务增添了浓厚的人情味。更有老客户临终前特意嘱托子女:“以后办业务还找小高,她比我亲孙女还细心。”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是对农商银行服务工作的最高褒奖。目前,越来越多的员工主动投身适老化服务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厅堂微沙龙 “金融课堂”,以方言讲解防诈骗知识;开发手机银行大字版业务指南等方式,持续优化服务内容,让老年客户真切感受到:科技进步不应以遗忘为代价。

夕阳西下,看着老年客户们带着满足与信任离开网点,王奶奶那句“这里像第二个家”的感慨犹在耳畔。作为金融服务工作者,莒县农商银行将始终坚守服务初心,以耐心与温情为老年客户撑起金融服务的避风港,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在数字时代从容享受便捷、温暖的金融服务,持续书写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篇章。

(通讯员 段有芸)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