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英烈祁致中故居开始修缮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0:22

通讯员 李跃 王建节

7月21日,曹县常乐集镇祁庄村,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彻村头,抗联英烈祁致中将军故居修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工人们卸下一砖一瓦,挖掘机缓缓推倒已经严重开裂的土坯墙,一段尘封的英烈记忆,也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唤醒。

祁致中是著名抗日英雄,历任东北抗联独立师师长、抗联十一军军长,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他生于1913年,原名祁宝堂,1931年春,闯关东到黑龙江省桦川县(现桦南县)驼腰子金矿当工人。1933年6月下旬,他联合6名工友发动起义,突袭日军护矿队,击毙7名日军士兵,成功夺取武器,组建“东北山林义勇军”,报号“明山队”,任首领,在依兰、桦川一带活动,频繁袭击日伪军。1934年3月,率队参加土龙山农民大暴动。193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配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开展游击战。1936年夏,他被任命为东北抗联独立师师长,以依兰、桦川为中心展开抗战。1937年11月,独立师扩编为东北抗联第十一军,他任军长,率部在同江、富锦、宝清、桦川一带开展抗日活动。因其作战勇猛,智勇双全,抗战意志坚定,人称“祁老虎”。1938年初,他赴苏联求援,结果被关押一年半。1939年6月下旬回国,在攻打黑龙江嘉荫乌拉嘎金矿后不幸被误杀,年仅26岁。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他的籍贯模糊,仅被记为“山东省曹县曹家庄”。2005年6月27日,时任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志·电信志》编辑部副主编王玉利致函菏泽有关部门和媒体,恳请协助寻找祁致中将军的家乡。6月29日,有关部门和媒体联合启动“为抗联英烈寻家”特别行动。历时一年半,在大量查证和走访基础上,最终确认:曹县常乐集镇赵连城村祁庄为祁致中烈士的故乡,当地村民祁万荣、祁万民为其直系亲属。祁致中自此被正式收入《曹县英烈录》,英烈身份和家乡之谜终获破解。

故居原貌

自其家乡确认后,当地媒体给予充分关注和持续报道,祁致中将军故居也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然而由于其为传统北方土坯结构,已有百余年历史,房屋出现砖基风化、墙体开裂、屋椽腐朽等严重问题。经专业机构评估,该故居已属D级危房,建议整体拆除、原貌复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这段英烈寻根的感人故事再次被唤起,也得到了曹县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祁致中故居的保护与修缮。曹县住建局党组对此迅速作出部署,组织专家团队和设计单位前往现场实地勘察、科学论证,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修缮方案,力求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还原故居原貌,保护红色历史遗存。

故居修缮效果图

根据规划,整个工程严格按照《山东省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山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技术导则》等规定实施,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确保建筑安全、风貌真实、文脉延续。项目建成后,将以祁致中将军的革命事迹为核心,打造曹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红色研学平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载体。

百年风雨沧桑,忠魂不朽;一砖一瓦重修,只为铭记。祁致中故居修缮工程,不仅是对一位抗联英烈的致敬,也是对那段波澜壮阔抗战历史的守护,更是今日之中国,奋进之曹县,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尹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