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下,国网东营供电公司以创新思维破解人才培育难题,通过构建“三选三定”人才梯队模型,配套“图鉴—图谱”数字化工具链,率先实现高端人才成长进阶的精准导航。作为山东电力首家覆盖国网、省、市三级专家的地市公司,东营公司已累计培育省部级以上高端人才31人次,为能源行业人才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直击三大痛点:从经验管理到数据赋能
面对高端人才管理中的核心堵点——评选条件碎片化、业绩成果分散化、培养路径模糊化,东营公司创新打造三大解决方案体系,一是编制高端人才“图鉴”,整合系统内外30余类人才评选标准,首创“关键字段+二维码”双轨查询系统。关键字段直击评选周期、申报门槛、人才待遇等核心要素;扫码即可调取完整政策原文,将传统耗时数日的标准查询压缩至“秒级响应”,实现人才精准识别“一图通达”。二是构建“三选三定”筛选模型,以工龄、职业资格、绩效等级等6维数据建立动态人才梯度库,首轮筛选覆盖率100%。对近5年专利成果、竞赛调考等7类业绩进行智能匹配,生成人才业绩诊断动态热力图。结合高端人才目录实施“钻石矿脉”计划,分专业锁定潜力人才实施专项储备。三是绘制人才梯队“图谱”,依托底层数据构建可视化人才储备库,按专业领域、能力层级立体呈现梯队结构。图谱与图鉴双轨联动,为“一人一策”培育提供数据底盘。
“一人一策”精准导航:让人才成长看得见
在“三选三定”模型支撑下,公司开创性实施三维精准培育机制,通过标精准锚定,以高端人才图鉴为坐标,为每位储备人才定制成长里程碑,明确3-5年进阶路径。资源精准滴灌,依据业绩诊断分析表配置资源包,技术骨干强化创新课题支撑,管理人才侧重跨部门轮岗。责任精准传导,建立“培养目标责任清单”,压实业务部门育人职责,季度人才例会动态跟踪进展。
实践成效:人才活水激活创新动能
该体系推行以来成效显著,人才储备厚度倍增,关键岗位继任者储备率达90%以上,31名省部级专家形成“雁阵梯队”。培育周期压缩40%,青年骨干在特高压工程等重大项目担当率提升35%。创新成果集中涌现,2023年获省部级科技创新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以前感觉高端人才评选遥不可及,现在扫码就知道差距在哪,成长路径像导航一样清晰。”一位新晋市公司专家感慨道。东营公司正持续深化“三选三定”模型,通过数字赋能构建人才培育新生态,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锻造核心引擎,也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机制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东营样本”。(大众新闻记者 王帅 通讯员 杜星虎 马腾)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