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
在东营某运输公司勤恳工作13年的段某某,从未想过会与坚守多年的岗位走到诉讼这一步。从仲裁仅获两万余元支持,到一审改判增至三万余元,维权路上的波折曾让他身心俱疲。直到法律援助伸出援手,这场横跨数月的拉锯才有了转机——二审调解中,9万余元赔偿款的到账,终于让积郁已久的阴霾散去,法律的护航为他的坚守画上了温暖的句号。
风雨突至:十余年坚守遇解约 维权初期遇波折
2010年,段某某经朋友介绍入职东营某运输公司。他先后干过司机、门卫、押运员,岗位在变,但踏实肯干的劲头没变,工资以现金形式按月领取。2013年起,公司通过劳务公司与他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此后多次续签固定期限合同,工资为基本工资加运输提成,尽管用工形式有了变化,但他仍在熟悉的厂区里坚守岗位。
2023年底,一份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让一切戛然而止。段某某认为自己是被强迫签订的,这个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突然要与自己割裂,让他难以接受。他带着不甘提起仲裁,可裁决仅支持两万余元,不服结果诉至法院,一审改判后也仅增至三万余元。当时的他,居无定所,暂时未找到新工作,还要料理家中各种琐事,维权的无力感和生活的重担让段某某身心俱疲,直到听说法律援助能免费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务,他才抱着希望向东营市法律援助中心递交了援助申请。
法援护航:细研案件备证据 抽丝剥茧破焦点
2024年6月,山东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接到指派,杨钟一成为了段某某这个案件的承办律师。考虑到段某某的处境,杨钟一当天就安排了面谈,没让他多跑一趟。初次见面时,杨钟一耐心听他讲述十三年的工作经历,仔细翻阅仲裁裁决书、一审卷宗等材料,梳理相关证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法律问题,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和相关法律风险。看着段某某泛红的眼眶,杨钟一暗下决心要争取最短时间帮他把理说清、把权益争回。
杨钟一反复研判后,查找相关法律依据并出具庭审意见,结合案件事实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分析认为本案关键争议焦点,将核心问题一一厘清:经济补偿或赔偿该从何时开始算?病假期间工资是否被拖欠克扣,数额该怎么算?解除劳动合同是不是被迫的?东营某运输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工资基数按什么标准算,加班费该不该给?为了找到有利答案,杨钟一指导段某某在本案二审期间向法院申请调取原始入职资料,用证据锁定实际工作时间;同时准备证人证言及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让案件事实更扎实。那段时间,杨钟一加班加点,光是上诉状就写了近二十页,每一页都凝聚着对细节的推敲。
调解圆满:庭审充分促和解 九万赔偿暖人心
开庭前,杨钟一多次与段某某沟通庭审流程,帮他梳理作证要点,确定证人名单,反复模拟庭审场景,确保他在法庭上能清晰表达。庭审当天,一切按计划推进,杨钟一凭借充分的准备,条理清晰地陈述观点、出示证据。庭后,她又主动与庭长沟通案情,详细说明细节以及一审未认定部分应予被支持的法律依据。
或许是看到了扎实的证据和有力的主张,东营某运输公司在庭审后主动提出调解。在法院的主持下,杨钟一在为段某某分析了仲裁请求的现有的证据及存在的风险、调解的利弊及调解建议后,为段某某争取了三倍以上的调解方案,最终单位也同意了该调解意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终法院出具调解书,案结事了。
当法院调解书送达时,段某某的手微微发颤——公司将在十日内支付工资、赔偿金等共计9万余元,所有纠纷一次性解决。不久后,赔偿款到账,段某某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了地。事后,他特地制作锦旗送到法律援助中心和杨钟一手中,锦旗上“护法律公正,树律师风范”的字样,不仅是感谢,更是对法律援助温暖力量的最好见证。
指派机构:东营市法律援助与法制服务中心
承办人员:山东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 杨钟一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