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超声内镜团队完成“超声内镜引导下'无射线'治疗腹腔动脉动脉瘤”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08-25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超声内镜团队完成多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实现了该类疾病的“无射线”精准治疗。

腹腔动脉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VAA)是指腹主动脉所供应的胃肠道、肝、脾及胰腺动脉因各种病变或损伤而导致的动脉壁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扩张或膨出。其中以脾动脉瘤(60%)和肝动脉瘤(20%)最为常见。VAA与脑动脉瘤、主动脉动脉瘤一样,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血管疾病,发生率占人群的0.2%~2.0%,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虽然VAA发病率较低,但其破裂率可高达25-40%,一旦破裂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达90%。

VAA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如果VAA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积极干预治疗:任何假性动脉瘤;任何引起腹痛、压迫等症状的VAA;任何无症状性的胃、胃网膜、胰十二指肠、胃十二指肠、肠系膜或结肠VAA;无症状的直径>2 cm的脾动脉瘤,肾动脉、肝动脉瘤,腹腔干、空肠或回肠VAA;任何无症状的VAA最大直径增加>0.5 cm/年;育龄女性合并VAA者。

目前,X线下放射血管介入治疗为VAA的一线治疗,通常经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技术),将微导管插至病变血管处进行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动脉主干栓塞、动脉瘤瘤腔栓塞、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动脉瘤术等。但该方式需在非麻醉状态下依赖X线透视,操作路径长、步骤复杂,术后还需肢体制动,存在一定局限。

超声内镜(EUS)将超声探头置于内镜前端,可对消化道管壁及周围脏器、血管实现近距离高清观察。凭借无辐射、实时多普勒监测等优势,EUS在血管介入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价值。在麻醉状态下,可通过EUS实施“一站式”联合治疗,一次操作处理多个病灶。

EUS引导下脾动脉瘤栓塞术

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因乙肝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动脉瘤及胰腺囊性病变入院。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副主任钟宁、寇冠军二位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决策,为其行EUS引导下胃底曲张静脉硬化术、EUS引导下脾动脉瘤栓塞术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患者术中无不适,术后2天即康复出院。同日,钟宁教授团队还为一位年轻脾动脉瘤患者成功施行EUS引导下栓塞治疗,该患者术后第1天也顺利出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的动脉瘤栓塞治疗,涵盖脾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部位,为患者提供了“无射线”、更简便、更低廉的治疗选择,并通过学术会议、国内及国际期刊持续推广该技术,标志着齐鲁消化EUS血管介入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通讯员 寇冠军)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