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夹烟”不因投诉而更改,这就对了

洋葱快评 08-25 629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

近日,游客孙女士从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面网红打卡墙上发现了问题。她认为墙上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画面会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会误导青少年,遂投诉到了“浙里办”,建议将画面换成鲁迅右手握拳。

许多游客都会到这面网红墙打卡,其中有不少是青少年。看到鲁迅先生手夹香烟“喷云吐雾”的画面,一些人可能会被“感染”,想学着抽上几口。从这个角度看,孙女士的担忧似乎不无道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的投诉是正确的。

网红墙上鲁迅抽烟的画面,不是一则引导人吸烟的商业广告,而是一件历史事实创作的艺术作品。如果非要说这幅作品是在做什么引导,那也绝不是引导人抽烟,而是引导人去认识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鲁迅。孙女士认为这幅墙画会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误导青少年,显然是一种误读。

即便真的有人模仿画中鲁迅抽上了烟,也不能这么看。按照这种逻辑,恐怕没有多少艺术作品是没有问题的。作品中有人饮酒,就是在引导人喝酒;作品中有人挥拳,就是在引导人打架;作品中有人裸露,就是在引导人想入非非......这样演绎下去,那还了得?

就算对这幅画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也应多斟酌、多观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贸然投诉。相比于“鲁迅夹烟”,有太多的事更要紧,更值得“浙里办”去“办”。为了这么一件事去消耗宝贵的公共管理资源,至少是小题大做。若绍兴鲁迅纪念馆迫于某种压力,真如孙女士建议的那样大动干戈,将墙上画面换成鲁迅右手握拳,那么,不仅要额外耗费不少财力人力,还有可能会让这一网红打卡墙失去现有的吸引力。

如此“神经过敏”,近乎于无事生非。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事并不多么罕见。就在孙女士从绍兴的“鲁迅夹烟”墙画提出质疑后不久,又有人从无锡地铁车厢的宣传图片上发现了“不雅元素”——有人疑似站在东林书院的一棵树下小便。尽管事实只是这个人手持一个水瓶,但此事曝光之后,还是跟“鲁迅夹烟”一样冲上了热搜,“吓”得无锡相关部门赶紧表态要换一张新图片。

相比之下,绍兴相关部门的态度要“硬气”一些。8月25日,绍兴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投诉而盲目更换墙画画面。

这就对了!对找毛病提建议的人,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给予必要的尊重,可也不能因为害怕舆情,而一味跟着吹毛求疵者的节奏走。

责任编辑:朱文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