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5处“血管炸弹”!日照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再创生命奇迹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05 127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艳

近日,日照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多学科协作优势,成功为66岁的王女士(化名)实施“重建髂内动脉的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精准拆除其体内5处暗藏破裂风险的动脉瘤。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术后仅3天便顺利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罕见

5处动脉瘤暗藏“生死危机”

此前,王女士因腹部持续疼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腹部B超初步提示腹主动脉瘤。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她辗转来到日照市人民医院。经完善CT血管造影(CTA)检查后,病情全貌令人揪心——王女士并非单一动脉瘤,其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均存在扩张病变,严格意义上属于5处动脉瘤,形似两个“葫芦”嵌在盆腔内。

更危急的是,其左侧髂总动脉瘤体直径已达6cm,是正常血管直径的6倍以上。结合患者腹痛病史,血管外科团队判断动脉瘤已存在“先兆破裂”风险。“腹主动脉瘤被称为‘人体内的隐形杀手’,早期几乎无症状,随着血流持续冲击,瘤体就像不断充气的气球,壁会越来越薄,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90%以上,也是老年人‘无疾而终’的重要诱因之一。”血管外科刘贤华主任医师介绍,像王女士这样同时存在5处动脉瘤的情况十分罕见,手术难度远超常规病例。

攻坚

创新技术兼顾“保命”与“生活质量”

面对复杂病情,血管外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联合介入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专家共同研讨治疗方案。常规治疗中,若要完全隔绝5处瘤体,可能需要牺牲双侧髂内动脉,但这会导致盆腔脏器供血不足,甚至引发跛行,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为在“保命”的同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国内先进的“重建髂内动脉的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IBD技术)”。该技术需在高度扭曲的血管内完成精准重建,对手术操作精度要求极高。手术当日,在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下,血管外科医生凭借丰富经验与娴熟技巧,仅用2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成功隔绝所有瘤体,同时完美保留髂内动脉供血功能,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筑牢基础。

康复

专家呼吁高危人群重视筛查

术后,王女士恢复情况超出预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第三天即可下床活动,经评估后顺利出院。“没想到手术这么顺利,恢复也快,现在肚子不疼了,也能正常走路,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出院时,王女士及家属对治疗效果赞不绝口,再三向医护团队表达谢意。

刘贤华主任医师特别强调,腹痛是腹主动脉瘤的重要警示信号,一旦出现需高度警惕。据流行病学统计,65岁以上人群腹主动脉瘤患病率可达4%,建议该年龄段人群定期进行腹部B超筛查;对于已发现腹主动脉直径≥3cm的人群,每年需至少进行1次复查随访。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清淡饮食与大便通畅,并严格监测控制血压、心率。若瘤体直径≥5cm或年增长速度≥1cm,需立即就医干预,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作为区域内血管疾病诊疗重点科室,日照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在腹主动脉瘤治疗领域经验丰富,可熟练开展肾动脉开窗、烟囱技术、肠系膜下动脉栓塞、腰动脉栓塞、三明治技术、分支支架技术(IBD技术)及动脉瘤外科开刀切除等多种术式,能为常规及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提供个体化、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为百姓血管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