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18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2025中药上市后研究创新突破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大会由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委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大会以“循证引领·AI赋能”为主题,紧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时代脉搏,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的战略部署、“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全球中药上市后研究领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平台。
大会汇聚全球中医药领域力量,围绕中药上市后研究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多位科研院校专家、岐黄学者跨越地域齐聚,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学术交流矩阵,彰显了中医药研究的多元协同特色。
为期2天的会议议程设置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共开设主题报告,专家面对面,人工智能·循证研究、中药研发·创新转化、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多个论坛,奉献67场精彩演讲。设立硕博论坛吸引20余位青年研究者参与,通过学术展示、青年学者发言、专家点评指导等形式,为中医药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平台与成长契机。本次大会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吸引30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超4万人次通过云端平台观看会议直播,实现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
大会参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邓华亮主持,现场气氛庄重热烈。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李可建在致辞中表示,面向即将展开的“十五五”新征程,山东中医药大学致力于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传统与现代交融,推进中医药发展现代化、智能化。愿与同仁携手,共建开放共享的数智化研究生态,推动中医药从“传统经验”向“精准科学”跃升,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山东力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专业委员会创建了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的学科,建立了方法技术体系,推动了本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本届大会以“循证+AI”为抓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为中医药同仁搭建了协同合作的桥梁。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委会会长谢雁鸣岐黄学者表示,专委会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推动中药上市后研究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提出“循证引领·AI赋能”。
大会领导致辞
主题报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岐黄学者谢雁鸣首席研究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刚等专家主持,六大核心报告聚焦行业痛点与前沿方向,引发广泛共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赵军宁以“中药监管科学:如何平衡中药新药的创新性与监管框架的稳定性”为题,建立中药监管科学研究转化新机制,坚持“边评审、边研究、边总结”,进一步完善“三结合”中药审评新工具、新方法,为中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建勋岐黄学者结合多年研发实践,分享“中药新药研发策略与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强调“临床经验方为中药新药研发的主要来源”,分享了中药新药研发设计“3+2”组方原则;台湾辅仁大学谢邦昌教授则带来“智慧中西医的结合-创新智慧医疗”报告,展示了智能医疗、健康中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应用案例;中国中医科学院王继刚岐黄学者详解“中药靶标与机制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围绕中药复方及其天然产物的药物靶标与作用机理的相关成果,基于青蒿素等研发经验,搭建“药效成分-靶点通路-创新药物开发”的一站式研究平台;北京交通大学周雪忠教授围绕“中医药人工智能研究-临床赋能与机制解析”,介绍了中医药AI技术在真实世界临床证据发现、辅助诊疗与疗效机制解析中的落地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教授的“中药药物警戒理论与实践策略”报告,系统梳理了中药药物警戒变革和创新,推动“识毒、用毒、防毒、解毒”全流程的合理用药实践。
大会主题报告专家风采
主题报告后,大会特设“专家面对面”互动环节,谢邦昌、刘建勋、谢雁鸣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中药新药研发成功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赋能临床研究、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与现场参会者展开深度对话。针对“智慧中西医结合”“青蒿素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及其他适应症”等热点问题,专家们结合实践案例给出具体建议,现场提问踊跃、讨论热烈,将大会的学术氛围推向高潮。
大会专家面对面专家风采
人工智能・循证研究论坛围绕数智化技术与中医药融合展开深度探讨,报告内容涵盖多维度实践与探索。论坛聚焦精准医疗驱动下中西医结合数智化诊疗规律研究,梳理数智中药升级创新路径及中药上市后数智化评价进展,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还涉及中医药复方解析智能体系统构建与实践、AI赋能真实世界研究的临床设计新方法及证据生成,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多维数据构建中西医结合疾病预测模型,另有研究从机制层面阐释数智技术助力中医药干预特定疾病的科学内涵,为中药数智化研究与应用提供多元思路。
第一分会场专家风采
中药研发・创新转化论坛聚焦中药创新突破与成果转化核心目标,开展深度研讨,议题覆盖中药研发全链条关键方向。论坛既探讨中药药性理论的创新方向与实践应用,也针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临床用药需求,解读相关药物临床试验进展;还分享藏药启示下缺血性脑卒中靶标群的发现成果,以及 AI 辅助创新药物研发的实践路径,同时深入剖析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升级路径与实践经验。此外,论坛围绕中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展开交流,为推动中药研发突破与成果转化提供了多元思路和实践借鉴。
第二分会场专家风采
硕博论坛围绕中医药研究前沿方法与临床应用展开,覆盖多元研究方向与技术路径。论坛内容既涉及真实世界研究、孟德尔随机化、网络毒理学、meta分析等方法应用,也包含AI/机器学习在疾病风险预测、药物监管、医疗大语言模型实践中的探索;研究对象涵盖肾损伤、高原反应、子宫肌瘤、冠心病、偏头痛等疾病,聚焦中药疗效评价、作用机制、配伍减毒,以及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经济学分析、共病机制等领域,为中医药青年研究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青年视角与实践探索。
大会硕博论坛讲者风采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中药上市后研究领域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在政策解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随着大会成果的逐步落地,中药上市后研究将朝着“循证化、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加速迈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