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历城·榜样 | 李龙:从“雪豹”战士到基层“数字尖兵”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5:12
在历城退役军人专职联络员队伍里,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他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从军营延续到地方,将铮铮铁骨转化为服务战友的柔情,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传统的烈士褒扬工作,用心用情守护着散葬烈士墓的庄严与肃穆。他首创的历城数字化烈士墓管护模式,将全区61座散葬烈士墓精准标识在电子地图上,不仅解决了“寻墓难、管护难”的老大难问题,更吸引了南山、莱芜、长清等兄弟区县专程前来“取经”。他,就是彩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李龙。
铁血铸魂,军营磨砺担当本色
李龙,男,199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3年,他怀揣报国志投身军营,成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雪豹突击队的一员。五年的军旅生涯,是淬炼成钢的五年。他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多次参与重要演习任务,先后圆满完成了“APEC”会议安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安保、“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安保等数十项重大任务,展现了出色的军事素养和极强的责任感。2018年,他因公致残(八级)后光荣退伍,但军人的忠诚底色与使命担当已深深融入血脉。

转变战场,初心不改服务本色
退伍不褪色,转岗不转志。2021年,李龙成为历城区彩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名专职联络员。面对服务保障广大退役军人的新使命,他迅速进入角色,将部队里锤炼的坚韧不拔、勇于攻坚的作风带到了基层工作中。短短半年,他就成为辖区退役老兵的“自家人”,谁家有个难处,他都记在心里,哪个政策老兵们不明白,他一遍遍上门解释。他的手机里存满了老兵的电话,微信好友一大半都是服务对象。“小李,我明年就60周岁了,上次你说的那个待遇怎么申请啊?”“龙哥,你昨天发给我的招聘会你去吧?你陪我去看看岗位啊!”——这样的对话,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数字赋能,创新破解管护难题
彩石街道地处南部山区,散葬烈士墓数量多、分布广且位置偏远,大多位于山岭之间。传统的管护方式面临“找墓难、巡护繁、管理乱”等现实困境,李龙接手这项工作后,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激起了军人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积极思考破局之策,创建了数字化烈士墓管护模式,将全区61座散葬烈士墓精准标识在电子地图上,实现了从“人找墓”到“图定位”的转变。
精准建档,一墓一码电子化。他拿上手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爬,逐一寻找、核实每一座散葬烈士墓,利用奥维地图的“标签标注”功能,精确记录经纬度、海拔信息。同时,将烈士生平、墓碑照片、环境影像等资料通过“附件关联”功能与坐标绑定,为每座烈士墓建立了可视化、数字化的“电子身份档案”,彻底解决了纸质档案易损易失、查询不便的难题。
智能巡护,轨迹管理高效化。在日常巡检中,他提前规划最优路线,利用奥维地图的“轨迹记录”功能,确保巡查全覆盖、无遗漏。发现墓碑破损、环境需清理等问题,立即拍照上传至对应标签备注,标注处理状态。此举使巡查效率提升了40%,问题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实现了精准化、高效化的动态管护。
科学管理,信息整合系统化。奥维地图的应用,构建起了“一墓一档一坐标”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极大便利了信息查询、统计和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让散葬烈士墓管护工作告别了“管理乱”,迈向了科学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风雨无阻,行动践行尊崇之心
51个点位,51条标签,78次实地排查,累计2000余公里的巡查路,无论酷暑寒冬,李龙始终坚守在管护一线。夏日炎炎、蚊虫肆虐,他备好防暑药品带领工人上山作业;冬日严寒、山路湿滑,他坚持徒步前往偏远墓区进行清理维护。中暑了,歇一歇继续干;路难行,咬咬牙坚持走。支撑他的,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今天,我必须守护好他们”的坚定信念。他用脚步丈量忠诚,用汗水践行尊崇,让沉睡在山野间的英烈感受到了来自后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展望未来,科技续写护陵新篇
面对未来,李龙并未止步:“时代在变,咱们守护英烈的方式也得跟上趟。”他正积极探索奥维地图与安防监控设备的联动,构想构建“地图可视化+实时监管”的智能化管护新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散葬烈士墓的动态管护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从保家卫国的“雪豹”战士,到情系战友的专职联络员,再到守护英烈的“数字尖兵”,李龙完美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军人风采。事实上,在历城区,正是一大批像李龙这样兢兢业业的专职联络员,共同筑起了服务退役军人和褒扬纪念工作的坚实桥梁。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凡事业,树起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专职联络员的标杆群像,持续激励着更多人为退役军人事业和褒扬纪念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讯员 任敏)
责任编辑:张安宇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